2013-06-18
黄龙五彩池 驱车8个小时,我们从成都来到了海拨4千米以上雪域奇峰黄龙。黄龙俗称“西天小昆仑”,是神话《白蛇传》中小青蛇盗仙草的地方。黄龙顶峰奇寒,有终年积雪,千年寒冰深藏于岩石的沟壑之间,在萦绕不褪的浓雾环抱下涣发着冷酷的寒意。近观,略呈灰褐色的山岭荒芜冷漠,给人一种粗糙原始如画家笔下勾勒着的坚硬的笔锋划过的裂痕;远视,迷茫如残月霜冻下的古堡,一垛垒在怀旧山野里的柴禾,灰飞烟灭后幸存的淡泊记忆。
2013
06-18
2013-06-18
端午时节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,它与春节、中秋、清明并称中华四大节日。端是“开端”,“初”的意思,初五可以称为端午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因此称五月为午月。“五”与“午”相通,五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。 每到端午节,民俗活动十分丰富,煮鸭蛋、吃棕子、饮雄黄酒、赛龙舟、悬插五端等。我国南方的人们为了凭吊屈原,自发组织起来,进行龙舟比赛。总会出现“河
2013
06-18
2013-06-18
五月挂艾 夏季的植物都有香气,不只是花才香。多数植物的香气需要沉心静气方可体会一二,有些绿叶的香则需要靠味觉去感受,比如菊花脑、马兰头,舌尖感受的香味比嗅到的花香更为清晰、尖锐。艾草的香气除了具备一般草香的特点,还变化多端。艾芽是青涩的草香;艾蒿有一种药香;干艾呢,是烟火气的暖香。 农历五月,是艾香满堂的季节。启东民间有“三月戴柳,五月挂艾”的习俗,戴柳是对春天的珍惜,挂艾则为驱邪避灾,预防疾
2013
06-18
2013-06-18
藏迷格桑花 朱国飞 看过五彩池,心醉神迷的感觉一直陪伴着我们,高原反应也频频袭击着我们,导游的故事没有结尾,使得我们在翻越一座座雪山时耿耿于怀而呈现昏昏欲睡的窘态。导游用身上携带的电喇叭不时地提醒我们,在高原上旅行千万不能睡觉,高原反应时睡觉会导致生命危险。 快看,那是高原杜鹃,俗称“格桑花”,漂亮极了! 导游的惊呼将我们催醒,看到我们无采的眼神,导游清清嗓子,继续他的带有藏文化色彩的神话
2013
06-18
2013-06-08
圆陀观潮 圆陀角位于启东寅阳镇东南角,东海、黄海与长江三水交汇之处,是江苏最早能看到日出的地方,也是个适合观潮的好去处。 初夏之际,因市区开通了到圆陀角的公交,便相约友人来此观潮。至观海台远眺,水天相接,烟波浩淼,白帆点点,海鸥翱翔飞舞。阳光映照下,蓝天、浮云、远轮、鱼帆、鸥群,好一幅“三潮相聚腾龙飞,波光向日金鳞开”壮美之景。那时的海面,波澜不兴,海水缓缓地从远方涌来,轻轻叠起,离岸脚很远的
2013
06-08
2013-06-05
头戴花冠的女孩 东藏高原黄龙沿岷江往东,经九道弯、六回头的大S形盘山公路,就进入藏羌汉杂居的地方。 黄龙高原聚居着藏民,也聚居着少量羌人。沿岷江而下在松潘一带的山洼间羌人的寨子就多起来了。藏民多彩而略显深沉的服饰在羌人这里就变得轻巧而不失典雅。藏民的多姿多彩在于衣袖与袍裙的奇妙配合,羌人的美丽大概是女孩子的头饰,一种美艳的花冠。走进羌寨,走近羌人,使我想起远古大漠里奏响的羌笛,诗人的灵感好象总
2013
06-05
2013-06-03
西部之行有感 5月24—28日,我们集团总部5位同志一同前往西藏、重庆,对在建项目进行参观考察。 第一站,我们选择了西藏。由于航班延误,原本晚上8点到达拉萨机场,结果凌晨2点才抵达。一到机场出口处,我们一眼望见前来接机的、身穿“启安”工装的公司驻拉萨暖心工程项目总部经理沈焱等同志时,一种“边陲遇亲人、游子即到家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,旅途的劳顿顷刻荡然无存。我们下榻的是拉萨市雅鲁藏布大酒店,沈焱为
2013
06-03
2013-05-21
君子兰恋 办公室同事的案桌上摆着一盆君子兰,我虽不懂养花,但常好奇地上前观看。 那盆君子兰,叶子中间生长出来一根茎,茎很短,茎上长着很多长长的碧绿碧绿的叶片,向两边分开,叶子又宽又长,对称着向上生长。每片叶子上的叶脉很多,它们整齐地排列着,看上去就像一片小竹林,一排排站立着。去年冬季,茎上长出一根花柄,柄头上孕育了14个花骨朵,也许是好奇心,我兴喜起来了。迎着花期的点儿,我多了一份激情,一上班
2013
05-21
2013-04-29
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,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。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。1886年5月1日,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,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,终于获得了胜利。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,1889年7月14日,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法国巴黎隆重集会。会上,与会代表一致同意,把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。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,1890年5
2013
04-29
2013-04-28
劳动最光荣 拉开五月的序幕,开启五月的画卷,不由得让人想起儿时所唱《劳动最光荣》的歌声: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,要靠带劳动来创造。生活在世界上,维系我们生命和思想,除了劳动,还是劳动。一粒粒珍贵的粮食需要耕作者的劳动后才能获得;一首首优美的歌曲需要音乐家的劳动后才能诞生;一座座漂亮的楼房需要建筑工的劳动后才能建成;一篇篇精彩的文章需要文学家的劳动后才能问世!劳动者的歌声因勤劳的汗水而振撼云霄,劳动者
2013
04-28